德者口吃矫正的指导思想是什么?

 

 
 

德者口吃矫正的指导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一、积极心态培养

1、接纳自我

指导口吃者认识到口吃是一种可以被改善的言语现象,而不是个人的缺陷。鼓励他们接受自己目前的状态,减少对口吃的羞耻感和自我否定。例如,让口吃者明白,像英国国王乔治六世也有口吃,但他依然能够在重要场合发挥自己的作用。这种接纳的态度是矫正口吃的重要基础,因为只有当个体不再抗拒自己口吃的事实,才能更有动力去改变。

2、建立自信

强调口吃者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和能力,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。通过不断地肯定和鼓励,让口吃者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口吃。比如,一个口吃者可能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赋,就可以引导他关注自己在绘画领域的成就,并且告诉他这种创造力和专注能力同样可以应用到语言矫正中。自信能够让口吃者在面对言语表达困难时,保持积极的情绪和态度,更有利于矫正措施的实施。

二、言语技能重塑

1、注重节奏和韵律

引导口吃者掌握正确的说话节奏,就像唱歌一样,有一定的韵律。这是因为很多口吃者在说话时过于急促或者紧张,破坏了正常的言语节奏。例如,教导他们在说话时适当放慢语速,并且注意词语之间的停顿。可以通过诗歌朗诵的方式来训练,让口吃者感受语言的节奏之美。在朗诵诗歌的过程中,他们能够学习到如何在音节、词语和句子之间合理地停顿和延长,从而改善说话的流畅性。

2、呼吸和发声协调

强调呼吸对于言语产生的重要性。正常的呼吸是流畅说话的基础,当呼吸和发声能够协调配合时,能够有效减少口吃的发生。例如,训练口吃者学会腹式呼吸,并且在说话过程中根据语句的长短和停顿来调整呼吸。通过深呼吸来放松身体,然后在呼气的过程中平稳地说话,就像吹蜡烛一样,气息均匀地吹出,同时配合语言的表达,让每一个字都有足够的气息支持。

三、综合干预观念

1、身心一体化

认识到口吃的矫正不仅仅是言语方面的改变,还涉及到心理和生理等多个层面。心理因素如紧张、焦虑等会加重口吃,而身体的状态也会影响言语的流畅性。例如,当一个人身体疲劳时,可能口吃会更加严重。因此,在矫正过程中,要同时关注口吃者的心理状态和身体状况。可以采用放松训练来缓解心理压力,同时鼓励口吃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如充足的睡眠、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,以维持身体的良好状态,为言语矫正提供有利的身心条件。

2、个体与环境互动

考虑到口吃者所处的环境对矫正效果的影响。家庭、学校、社会等环境因素既可能成为口吃矫正的助力,也可能成为阻力。比如,一个充满理解和支持的家庭环境,能够让口吃者在轻松的氛围中练习说话,而一个充满嘲笑和压力的社交环境则会加重口吃者的心理负担。所以,要引导口吃者积极地改造自己所处的环境,同时让周围的人了解口吃,给予口吃者更多的耐心和鼓励,共同促进口吃的矫正。

更多方法欢迎了解我们德者。

 
 
分享到:
 

最新文章

相关文章